川端康成大概不會想到,彌留之際自己躺在病榻上所寫的那本《古都》,多年後將被嵌進京都川流不息的歷史裡,成為一個見證、一張名片。他筆下那些大大小小、形形色色的京都古祭,縱然在高樓林立起的時代,依然保存著歷史深處的鮮活。
時代祭:建都之耀
京都左京,沿著琵琶湖疏水道往上游漫步,忽而視野開闊,便是百廿年平安神宮佇立之處。春天的平安神宮,有京洛最美的櫻花。川端康成筆下,主人公千重子和青梅竹馬的真一的早春約會,便開始於神苑裡一枝紅色垂枝櫻的驚艷。當然,平安神宮除了繁櫻,還有同樣聞名於世的「時代祭」。
平安神宮
明治維新之後,明治天皇將日本都城從京都遷至江戶(今東京),由此,前者結束了綿延千年的作為日本首府的特殊地位。明治28年(公元1895年),為了紀念恆武天皇遷都平安京(今京都)1100周年,模仿平安時代皇宮部分建築的平安神宮得以在此建成,同時誕生的,還有集納恆武延曆時期至明治時期千餘年風俗的「時代祭」。
神幸列
每年10月22日,也是在恆武天皇正式遷都平安京的紀念日當天,早晨八點舉行過「神幸祭」請靈後,約400人的「神幸列」將供奉在神宮之內的恆武、孝明兩代天皇靈位迎往京都御所(平安時代天皇住所)。正午後,時代行列遊行開始,八個時代從後往前倒序推進,從明治維新、江戶、安土桃山、室町、吉野、鎌倉、藤原再到最早的延曆,象徵著各個時代的遊行隊列依次出場,遊行者們裝扮成相應時期的重要歷史人物,再從京都御所出發回到平安神宮。
觀賞祭祀活動的民眾,仿佛與這些故去的時代風雲人物來了一次近距離接觸。而高仿真、高還原的時代服飾風貌,也被稱為「行走的博物館」,足以喚起一代又一代京都人對於所生所長之地古老記憶的探訪之趣。
平安時代婦人列,由日本婦女裝扮的紫式部與清少納言
時代祭與祗園祭、葵祭並稱「京都三大祭」,是京都人最引以為傲的文化遺產之一。別看上面介紹的時代祭已舉辦超過一百二十年、累計112屆,在三大祭中,它還遠不如祗園祭與葵祭歷史久遠呢。
祗園祭:山鉾盛大
在《古都》中,川端康成將千重子與妹妹苗子初次見面的重要一章節命名為「祗園祭」,在這個燈火輝煌、聲色動人的古老節日裡,千重子的人生迎來轉折。
祗園祭不僅是「京都三大祭」之一,也與大阪的天神祭、東京的神田祭並稱「日本三大祭」,並被普遍認為是後者中規模最大、最著名的一項祭典。
祗園祭起源於公元869年,至今已有千年。彼時大瘟疫正在京都流行,當時的人們醫學知識不足將其歸咎於牛頭天王作祟,為了平息怨靈,便供奉牛頭天王於當時的祗園社(今八坂神社),同時以象徵日本當時66個區的66根矛搭成神轎,送至位於京都中心的天皇庭院──神泉苑,以驅除污穢。這便是祗園祭的前身。儀式舉辦之後,瘟疫果然慢慢平息下來,八坂神社和祗園祭,也就成為了京都人心中消病去災、護佑平安的至高信仰。
山鉾巡行
歷經歷史演變,祗園祭在內容、形式上有了很大改變。早先的神轎演變為「山鉾」。其中,「山」的形體相對較小,上設各類人物、場景造型以表現故事和傳說。「鉾」則與平安時代的長矛神轎更為貼近,形體非常龐大,連長矛在內共高25米,重達10-12噸,外形十分金碧輝煌。現代祗園祭中參加巡行的神轎一共有32座,其中「鉾」9座,「山」21座。
在舉行日程上,從月初的決定山鉾巡遊順序的簽取儀式,到7月10日至13日的「宵山(山鉾)建立」,到7月16日的前夜祭與7月17日最為盛大的山鉾巡行,再到7月24日的後祭,滿滿當當的七月,祗園祭幾乎貫穿成為京都人精神文化生活的一大中心盛事。
當然,祗園祭最為熱鬧、最不可錯過的仍然是7月17日的山鉾巡行,圍繞著巡遊中心四條大街,慕名而來的觀禮者摩肩接踵,而現代京都繁華的商業中心也瞬時遁入復古時空。在陣陣京都古樂伴奏中,製作精良、鮮艷明麗的山鉾徐徐而來,宛如一座座「活動的美術館」。
葵祭:齋王凈身
五月十五的葵祭,是一年中第一場大祭,也是「三大祭」中歷史最為久遠的一項,最早可追溯至古墳時代末期,即公元539年至571年。
時年京都農作歉收、疾病散布,為平息風雨、祈求農作豐收,在欽明天王授意下,京都開始舉行祭祀鴨神(即賀茂神)的祭典,以人戴豬頭假面、系鈴於馬、奔馬於樹林間的儀式傳達對神靈的敬重與祈求。因此初期祭典被稱作「賀茂祭」。
至十七世紀末的江戶時代,祭典在經歷多年戰亂中止後再度復興,形式上得到發展,為了感謝日神的恩惠,祭祀隊列皆以雙葉葵為飾,因而有了「葵祭」這一美名。葵祭在歷史上屬於「敕祭」的一種,作為國家級別的重大祭祀活動,規格極高,整體頗有王室典範之氣。
對於京都姑娘千重子來說,被家人領著去看賀茂川邊的葵祭,是五月中最習以為常的事情。被選為葵祭「齋王」的年輕姑娘,身著十二單衣,實為五月里令人期待的一抹古雅又嬌艷的色彩。
行列遊行,又稱「路頭之儀」
今日的京都葵祭由下鴨神社與上賀茂神社聯合舉辦。不過隨著農作時代的終結,其祈求豐收的寓意有所削弱,而逐漸轉化為對歷史傳統的祭奠,及重現平安時代向下鴨、上賀茂兩神社傳送天皇諭旨和供品的官員隊伍場面。
其中最值得稱道的,還是川端康成所寫到的「齋王隊伍」。葵祭的齋王隊列幾乎全部由女性組成,從中心人物「齋王」,到命婦、女官、騎女,皆風儀厚重。
齋王在賀茂川邊的「凈身」儀式,更是葵祭的重中之重。歷史上的齋王,指的是依皇室卜卦決定出任巫女的未婚內親王或女王,她們代表日本皇室侍奉神靈、主持祭典,而1956年後,葵祭的齋王則一般從平民未婚女姓中選出,被選定為齋王,亦成為京都女子最能引以為傲的榮耀之一。
在《古都》中,我們總能頻繁地讀到川端所言「歷史的復活」,他所慨嘆的,恰恰是二戰後日本工業化愈盛,而歷史傳統遭至壓抑的境況。京都這座千年古都,連同最能突出其精神氣質的各色古祭,皆成為彼時川端對於古老文明想像的寄託。如今,他所擔心的文明顛覆並未發生,以「三大祭」為首的京都古祭,帶著千百年的舊風俗,仍然一次次引人注目。
資料來源:每日頭條,新媒體編輯 / 鄭媛(實習生)、新星
原文網址:https://kknews.cc/travel/p4xobaz.html
千年古都.京都
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到1868年東京奠都為止,京都一直都是日本的首都。長年的歷史積澱使得京都市擁有相當豐富的歷史遺跡,也是日本傳統文化的重鎮之一。京都的一些傳統民俗,諸如葵祭、祇園祭等已舉辦超過千年,成為京都獨有的風景。京都市的部份歷史建築在1994年以「古都京都的文化財」的名義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京町家
京町家(日語:きょうまちや、きょうちょうか)是一種主要位於日本京都的職住一體型的住宅樣式。京町家多為兩層,有時也有三層的京町家。其寬度較窄但長度較長,因此又被稱為「鰻魚的寢床」。根據京都市的定義,「在1950年以前按照傳統的木造軸組構法修建的木造家屋」才可稱為京町家。大多數京町家都在1864年禁門之變的火災之後修建。由於居民的高齡化以及改建為公寓較有經濟效益等原因,京町家的數量在戰後不斷減少。2010年8月,據京都市在全市進行的調查,京都市內共有47735處京町家,其中10.5%無人居住。然而在近年也有重新評估京町家的建築價值,並且修建仿照京町家的現代民宅的風潮。
『京町客棧』Virtual Reality(VR) 賞屋
本次活動新富地產將於現場開放『京町客棧』VR賞屋,為無法參加賞屋團之客戶帶來更便利的海外購屋體驗,活動名額有限,請踴躍報名。
『京町客棧』座談會
新富地產股份有限公司 隆重推出 "京町客棧" 企劃,專業的營運管理團隊讓您輕鬆經營免費渡假!
活動時間 &地點:
2017/10/12 (四);入場 13:45 開始 14:00
平安京茶事
台北市師大路165號(捷運台電大樓站5號出口)
名額有限每場報名人數限16人額滿截止
活動流程:
入場
抹茶 品鑑
京都 介紹
京町家.客棧 介紹
物件介紹
VR體驗
線上報名
服務電話:(02)2705-0988
新富地產股份有限公司保留活動調整等相關權利